聯系我們:
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老戰士邢西彬當年是參加起義年齡很小的一位,也是現今健在的起義老戰士。
烈士墓群(徂徠山烈士陵園):面積160.8平方米。磚石墓12座,其中一座為合葬墓;墓前各有墓碑,均為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烈士。
劉汝河同志系二十年前相識,其父劉寶臣先生在戰前曾于徂徠山下勸禮村行醫,于1938年徂徠起義后山東八路軍獨立d一師師長洪濤因在萊蕪牛泉與頑固派
歲月不居,時節如流。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,新年之初,筆者奔赴江南,走訪了幾位健在的參加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的老戰士,聆聽他們的傳奇人生,感悟革命情懷。
八十年前,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。徂徠山,也因此融入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史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,成為一座英雄之山!記者近日走訪高新區良莊鎮,尋蹤紅色足跡,一枚公章揭開一段塵封的記憶。
1913年正月十四,我的父親趙杰出生在大別山區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,1996年正月十四病故在北京。他在這個世上整整活了八十三年。他十五歲參加紅軍,68年軍旅生涯
1937年7月底日軍在占領平津,10月初侵入山東。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渠的部隊對日軍毫無抵抗,倉惶向南潰逃,整個山東大地呈現一片兵荒馬亂的局面。
今年是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80周年,作為后代,追憶父親所講的有關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的歷史,籍以緬懷他為民族獨立、人民解放、國家富強所建立的不朽功績,追思和學習他的品質與崇高風范,激起對他的崇敬和深切思念之情。
挑著藥箱上徂徠山張一民事變前夕 七七事變前,新泰黨組織為了掩護地下工作,由單洪同志在劉杜鎮開設了一座醫院——新華醫院。他是經理,主要負責財務和對外聯
泰安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(博物館) 魯ICP備13030504號-1